來源:北大青鳥飛迅校區(qū)|發(fā)布時間:2011-10-12 16:06:47
又是一年高考時,彈指一揮間,中國高考走過33個年頭。長沙晚報高考名師團隊專家認為,30多年來,中國社會變化翻天覆地,而“歲歲年年各不同”的作文題目正如一面鏡子,時代的變遷盡顯其中。
第一階段(1977年-1979年)
以命題作文為主,政治色彩濃厚
1977年高考題是各地自主命題,北京作文題是“我在這戰(zhàn)斗的一年里”,天津作文題是“他像雷鋒同志那樣”,黑龍江作文題是“每當我唱起《東方紅》”等。1978年起全國統(tǒng)一命題,作文題是縮寫:速度問題是一個重要問題。1979年作文題是改寫:陳依玲的故事。
這個時期的作文題目既有比較鮮明的政治色彩,又有振興中華的熱切愿望。
第二階段(1980年-1989年)
以材料作文為主,向關注社會熱點轉化
部分作文試題是:1980年是讀后感“《畫蛋》(達·芬奇的故事)”;1981年是讀后感“毀樹容易種樹難”;1982年“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”;1984年是根據(jù)一段報道寫一篇“關于怎樣寫作文”的文章;1985年就環(huán)境污染問題寫一封“致光明日報編輯部的信”;1986年根據(jù)一段報道寫一篇題為“樹木·森林·氣候”的文章;1988年是命題作文“習慣”等。
這一階段高考作文題逐漸擺脫了泛政治化的傾向,由關注政治熱點向關注社會熱點轉化。
第三階段(1990年-1999年)
材料作文為主,關注社會道德和修養(yǎng)品行
部分全國高考作文試題是:1990年:母親帶著兩個女兒去玫瑰園,一個女兒告訴母親,“這里不好,每朵花下都有刺”,另外一個女兒告訴母親,“這里真好,每個刺上面都有花”。根據(jù)這一材料寫一篇議論文;1991年:描寫圓的想象物;1993年:就“幫人補課要不要收取報酬”寫一篇廣播稿;1994年:記敘文《嘗試》;1995年:議論文《鳥的評說》;1997年:根據(jù)兩則助人為樂的材料,自選角度寫一篇議論文;1999年:“假如記憶可以移植”等等。
這一階段我國處在深化改革的年代,高考作文命題由以關注社會熱點為主轉向關注社會道德,關注修養(yǎng)品行,關注精神空間。
第四階段(2000年-2010年)
以話題作文為主,體現(xiàn)人文精神
部分全國高考作文試題是:2000年是以“答案是豐富多彩的”為話題寫一篇文章;2001年是以“誠信”為話題寫一篇文章;2002年是以“心靈的選擇”為話題寫一篇作文;2003年是就“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”為話題寫一篇文章。2004年為家庭教育的材料作文,2005年為“跑的體驗”,2006年為“談意氣”,2007年為“詩意的生活”。2008年為根據(jù)“天街小雨潤如酥,草色遙看近卻無”,寫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。2009年為請以“踮起腳尖”為題目,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,2010年為請以早為題,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。
這階段反映社會在前進,人們的思想在更新;題目更貼近學生思想和生活,這也是社會人文關懷精神的體現(xiàn)。
招生熱線: 4008-0731-86 / 0731-82186801
學校地址: 長沙市天心區(qū)團結路6號
Copyright © 2006 | 湖南大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湘ICP備14017520號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