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 />
來源:北大青鳥飛迅校區(qū)|發(fā)布時間:2011-09-30 10:30:36
今年的高考成績出來后,令人感到驚訝的是,高分考生中有不少竟然是“武林高手”,他們通過武術項目獲得10到20分的加分。這在婁底市尤為突出。在該市的一所中學,2010年獲得10到20分加分的學生竟然占全省加分考生的11%。記者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當?shù)匾恍⿲W校,從高一時就開設各種體育培訓班,讓學生苦練加分項目,培訓費高達兩萬到三萬元。
考生加分比例如此之高,培訓費用如此昂貴,令許多考生和家長頗為疑惑:這樣的高考加分是不是變了味兒?
加分亂象為何越演越烈
近幾年,關于高考加分的議論和質疑不絕于耳。
早在5年前,北京市“車模比賽掛鉤高考加分”的消息就曾引起公眾的廣泛關注,人們對這種比賽的公平性表示懷疑,不少人指出,主辦方無法監(jiān)控制作過程,比賽和高考加分掛鉤有失公平。
09年,重慶考生民族成份造假事件成為新聞焦點。一位重慶市政協(xié)委員透露,北京大學去年錄取的24名重慶考生中,有17人為加分考生,其中13人憑借“二級運動員”加分,4人憑借少數(shù)民族成份加分。而在一些地方,花錢就能買到“二級運動員”證書,這太不合理!
亂象頻發(fā),嚴重損害了高考公平,也讓人們對高考加分產(chǎn)生了“信任危機”。一些教育專家透過現(xiàn)象,開始對加分制度本身感到憂慮。
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楊東平明確反對三好學生和優(yōu)秀學生干部高考加分。不僅因為它已經(jīng)成為了腐敗的重要通道,而且在價值上也站不住。楊東平說:“一個人行善做好事,并不是為了追求特殊利益,三好學生在升學中獲得加分,完全違背了道德教育的價值和原理,不應該把成為三好學生變成一個功利性的行為”。
在他看來,高考加分政策越來越背離初衷,成為腐敗的通道。他舉例說,有學生的設計在全國比賽上拿了一等獎,但是招生辦發(fā)現(xiàn),作品和其家長的工作領域高度重合。還有三好學生、優(yōu)秀學生干部加分,在現(xiàn)實中容易被地方的權力部門控制。
高考加分項目每年由教育部劃定,各省份在這個范圍內進行選擇,決定權在省級教育行政部門。事實上,加分制度的弊端也引起各地教育部門的關注。近年來,一些省級教育部門開始調整高考加分政策。(見“延伸閱讀”)
加分制度能否繼續(xù)
一些教育專家認為,加分制度的設計并沒有太大問題,之所以引起質疑,主要是因為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門“關門加分”,信息不透明,權力少監(jiān)督。盡管絕大多數(shù)享受加分照顧的考生沒有問題,但只要有個別“弄虛作假”者被曝光,即便加分項目完全合理,也難免引發(fā)群眾的質疑和擔憂。
針對高考加分中出現(xiàn)的種種不正之風,有人提出,高考加分已成為招生腐敗的溫床,應徹底取消;但也有人認為,個案的缺陷并不能否決制度的存在,加分制度需要的是完善。
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、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周洪宇認為,高考加分,經(jīng)是好經(jīng),但是被念歪了。他認為,從高考加分政策的初衷看,對體育、藝術、學科特長生以及綜合表現(xiàn)優(yōu)秀的學生給予一定加分,是為了修正高招錄取憑卷面分數(shù)的單一標準,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素質教育。對少數(shù)民族和邊遠地區(qū)考生的加分,則體現(xiàn)了教育的公平。 “但在實踐中,加分政策逐漸異化,同時滋生了腐敗。”周洪宇說。
招生熱線: 4008-0731-86 / 0731-82186801
學校地址: 長沙市天心區(qū)團結路6號
Copyright © 2006 | 湖南大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湘ICP備14017520號-3